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對于教育人來說也是如此。
疫情期間,
為落實教育部門“停課不停學”部署,
老師們不辭辛苦、各顯神通,
“沒有辦法創造辦法也要上課?!?/p>
醫院里、馬路上、簡易的教室里,
到處都有老師們的身影。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阻擊戰中,
教育戰線留下了諸多令人難忘的身影,
發生了眾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方艙醫院里的“好聲音”
——90后音樂教師華雨辰
很多人還記得,
在疫情正嚴峻的時期,
武漢青山區方艙醫院,
每天早晨8點多鐘,
準時響起的廣播聲:
“親愛的患者朋友們,
下面為大家帶來美文欣賞……”
這個聲音來自
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
音樂教師華雨辰。
她不僅是抗疫一線的志愿者,
還是方艙醫院的播音員,
更是孩子們的引路人。
當武漢疫情爆發時,
她瞞著家里加入了志愿者的隊伍。
她說:
“疫情不退,我們不散?!?/p>
奔走街頭義務送藥的好心人
——武漢中學教師吳悠
人們不會忘記那個在疫情期間,
穿梭于武漢街頭巷尾的送藥人。
2020年1月23日
武漢“封城”后,
除了短暫的幾天停歇之外,
武漢中學教師吳悠義務給
在困境中的武漢人
送藥品、口罩和食物,
數量將近2000戶人家。
他認為,行動本身能承載千言萬語,
“我想讓我的一些叛逆的男學生知道,
這個世界上是有好人存在的?!?/p>
拖布桿廁所門也能做“教具”
——吉林松原生物老師王鈺
還記得那個用“神器”做教具“走紅”的
吉林松原生物老師王鈺嗎?
為了不影響高三學生的復習進度,
他自發給學生們直播上網課。
因直播上課設備不全,
王老師就用廁所門和拖布桿
當臨時教鞭和黑板給學生們上課。
在廢棄小學里為學生直播上課
——深圳高中數學老師付明
2020年初,
因疫情滯留在湖北農村老家的
深圳高中數學老師付明
在廢棄近20年的小學直播上課的樣子,
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因為處處封路
家人翻山跨省才買到粉筆。
付明老師在一所已經廢棄了
近20年的小學找到了一塊黑板
開始了直播上課的日子。
滿山找信號架天線做直播
——杭州塘棲二中教師廖小蘭
難以忘記
2020年春節期間因疫情管控,
滯留于江西老家而無法返杭上課的
杭州塘棲二中的廖小蘭老師。
接到直播上課通知后,
為了不耽誤學生,
和丈夫滿山找4G信號,
甚至用竹竿自架天線給孩子們上課。
鄉村教師通過大喇叭給學生上課
——黑溪完小的冷小雪和楊艷
疫情爆發后,
學生們有序開始上網課,
地處山區的貴州省鳳岡縣魚泉村,
由于網絡信號不穩定,
該村黑溪完小的
冷小雪和楊艷兩位老師,
便用村里的廣播喇叭,
為孩子們搭起“空中課堂”。
體育老師化身裝卸工
——廣東體育教師邵澤華
我們不能忘記,
當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進入沖刺期時,
不懼艱危,
立即趕赴指定地點集合的
廣東省茂名市第十七中學體育教師邵澤華。
當時邵澤華在老家武漢,
聽聞雷神山醫院建設急需勞動力,
他主動請纓,
夜以繼日與疫魔競速。
他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
從早上7點半工作至下午5點半,
只為把醫院盡快建好。
隔離病房里開起了直播課
——華中師大陸方喆
2020年春節前夕,
陸方喆攜妻兒回寧波老家過年。
然而到達寧波后,
他和妻子出現了不適癥狀,
經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按照教育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要求,
華中師大在今年2月如期網上開學。
身在病房的陸方喆心掛教學,
反復考慮之后,
陸方喆決定
用網絡直播的方式教學。
當時的他說,
“理論上,我已經康復了,
希望能通過上課讓自己回歸正常的生活?!?/p>
“拼命”只因心中有師生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副院長盧文濤
同事們不會忘記盧文濤
剛從重癥監護室出來,
說的第一句話。
2020年3月18日上午,
鼻子里插著氧氣管、
剛從重癥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不久的盧文濤,
見到同事第一句話便是詢問學生情況。
盧文濤是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副院長
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
防疫期間,
他平均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
連續奮戰40天,
最終累倒在辦公室。
即使在病倒期間,
他惦記的還是學校疫情的防控,
反復叮囑同事,
要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479名藏族學生的“邊媽媽”
——濟南西藏中學邊月霞
濟南西藏中學
是山東省唯一專門招收西藏自治區
學生的寄宿制學校,
也是一所假期學生不離校的學校。
2020年春節,
邊月霞原本計劃退休后,
要好好陪陪已經十幾年
沒能在一起過年的父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
該校共有479名藏族學生留校生活學習。
1月23日中午,
學校辦公群里發布了“招募令”,
看到招募令的第一時間,
邊月霞就報了名。
她身兼數職,
主動承擔起了班主任、學科輔導教師的工作,
為學生開設了趣味體育課、網球課,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
用別樣的體育課豐富了學生生活。
頂風冒雨爬到山頂當“主播”
——文峰中學教師李安學
在今年疫情肆虐之時,
湖北荊門市東寶區文峰中學教師李安學
被隔離在東寶區石橋驛鎮向橋村老家,
當時距離2020年中考僅剩4個多月,
聽說山上信號好,
李安學就高舉手機滿山跑,
四處尋找信號較強的地方。
終于在山頂,
找到了一處信號相對較強的地方。
沒有直播架,
便衣架木棍齊上陣,
開啟了他的“主播之旅”。
酒店大堂當課堂直播間
——援鄂醫生黃衛
今年3月2日下午,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前線的黃衛醫生,
利用輪休時間,
為暨大醫學生上了一堂專業網課。
黃衛一邊在武漢抗“疫”戰場戰斗,
另一邊通過網絡堅守教書育人的職責,
讓暨南學子點贊,直呼“感動”,
并稱“黃老師是我以后很想成為的人?!?/p>
而他卻說,
“我既是醫生,也是老師。
實在是舍不得停掉教學?!?/p>
除了以上幾位老師之外,
值得銘記的還有——
三次寫下“請戰書”,
在連續“戰斗”7天后,
因過度勞累突發腦溢血
倒在疫情防控一線的
湖北省大悟縣濱河學校教師羅桂梅;
除夕夜,在甘肅省的一個小村莊,
焦急地從村頭跑到村尾尋找網絡信號
直到與第209名學生確認情況后,
才長舒一口氣的
北京化工大學數理學院輔導員惠永強;
......
生命之下,責任重于泰山。
守護好校園這片凈土,
是對教育系統的一場大考。
一切為了師生的生命安全,
為了這個承諾,
教育系統集結起一股強大的力量。
我們即將送走2020,
嶄新的2021年正在向我們招手,
疫情帶來的病痛與磨難終將散去,
我們卻永遠不會忘記這些在抗疫中的教育人的身影。
新的一年
讓我們銘記感動,
繼續前行。